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
广州粤升气体有限公司

用心做好每一瓶气

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

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行业动态 >> 医用氧国际标准体系对比:从欧盟EDQM到中国ChP的技术博弈
详细内容

医用氧国际标准体系对比:从欧盟EDQM到中国ChP的技术博弈

摘要
全球医用氧标准呈现欧盟EDQM、美国USP、中国ChP三足鼎立格局。本文从技术指标、监管框架、认证体系三个维度,深度解析不同标准体系的异同及其背后的产业逻辑。

一、技术指标对比:安全阈值的差异化设定


指标EDQM(欧洲药典)USP(美国药典)ChP(中国药典)
氧纯度≥99.5%(体积分数)≥99.0%≥99.5%
CO含量≤2ppm≤5ppm≤5ppm
水蒸气含量≤10ppm(V/V)≤67ppm(m/m)≤67ppm(m/m)
颗粒物0.1μm级过滤未明确规定0.01μm级过滤
充装压力≤150bar≤2200psi≤15MPa


差异解析

  • 欧盟对颗粒物控制最为严格,要求通过HEPA H14级过滤器;

  • 美国允许医用氧中存在微量氩气(≤0.5%),而中国药典明确要求氩气含量“不得检出”。

二、监管框架对比:从生产许可到市场准入的全链条管控

  1. 欧盟体系

    • GMP认证+CE认证双轨制;

    • 氧气生产商需通过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;

    • 产品需加贴CE 0123标识。

  2. 美国体系

    • FDA 21 CFR Part 211管理,医用氧作为处方药;

    • 需提交NDA或ANDA申请,上市后每两年现场核查;

    • 2023年FDA查处违规企业12家,罚款总额超2亿美元。

  3. 中国体系

    • 药品批准文号+气瓶充装许可双重监管;

    • 氧气瓶需取得TSG R0006-2014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》;

    • 充装记录需保存5年,违规企业列入“黑名单”。

三、认证体系对比:从第三方检测到互认协议的演进

  1. 欧盟互认

    • CEP证书覆盖27个成员国,认证周期12-18个月,费用8万欧元;

    • 某中国企业通过CEP认证后,欧洲市场份额提升40%。

  2. 美国互认

    • FURLS系统完成企业注册,产品列入NDC目录;

    • 年费5546美元,但临床数据需重新提交。

  3. 中国互认

    • 加入PIC/S后,中国GMP认证与WHO、澳大利亚TGA实现结果互认;

    • 医用氧尚未纳入互认范围,出口企业需单独申请目标国认证。

四、产业影响与应对策略

  1. 技术壁垒

    • 欧盟EDQM要求医用氧中CO₂含量≤3ppm,中国企业需升级纯化工艺;

    • 美国USP允许微量氩气存在,但临床研究需证明安全性。

  2. 市场准入

    • 2023年中国医用氧出口额1.2亿美元,主要流向东南亚、非洲;

    • 欧盟市场占比仅8%,主要受限于CE认证成本。

  3. 未来方向

    • 建立全球统一的医用氧技术标准;

    • 推动区块链溯源系统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;

    • 加强多边监管对话,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。

结语
医用氧标准体系的分化本质是产业话语权的争夺。中国需加速突破核心技术,同时完善家用氧疗设备监管体系,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极端环境医疗保障的双重挑战。


电  话  曹经理  18588738868

Email  448333579@qq.com

地  址  广州市花都区华兴中路5号

Copyright 2014-2025    All rights reserved

微信扫码 咨询我们
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18588738868
技术支持: 网站建设 | 管理登录
seo seo